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,工业与生活污水排放日益增多。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,会对环境与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。接下来,为大家介绍常见的西安污水处理工艺。
工业污水与生活污水:来源及危害
工业污水来源广泛,不同行业排放的污水差异明显。化工污水常含重金属、酸碱及有机毒物;纺织印染污水色度高、化学需氧量(COD)高,富含染料助剂;食品加工污水则多为蛋白质、油脂和碳水化合物等有机物。若工业污水未经处理,不仅会污染土壤和水体,破坏生态平衡,其中的有害物质还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。生活污水源于家庭、学校和商业场所等,成分较为稳定,包含有机物、氮磷营养物、微生物及洗涤剂残留。其直接排放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,藻类过度繁殖,破坏水体生态,甚至传播病菌。
常见污水处理工艺
物理处理法通过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悬浮污染物,常用工艺有格栅、沉淀、过滤和气浮。格栅作为污水处理首道工序,由平行金属栅条或筛网构成,安装在污水进口处,用于拦截较大悬浮物,避免堵塞后续设备。沉淀利用重力使悬浮颗粒下沉,沉淀池分为平流式、竖流式和辐流式。平流式构造简单、效果好;竖流式占地小但深度大,水质适应性差;辐流式适用于大型污水处理厂。沉淀能去除大部分可沉降颗粒,降低污水浑浊度与悬浮物含量。过滤借助石英砂、无烟煤等滤料,截留细小悬浮物与胶体,降低污水浑浊度与 COD 值。砂滤池主要去除悬浮颗粒,活性炭滤池还能吸附有机物、色素和异味。气浮向污水中通入空气产生气泡,使悬浮颗粒附着并上浮形成浮渣,实现固液分离,适用于处理含油污水及比重接近水的悬浮物。
化学处理法通过化学反应分离或转化污水污染物,常见工艺有中和、混凝、氧化还原。中和用于调节酸碱污水 pH 值,酸性污水加石灰、氢氧化钠等碱性药剂,碱性污水则加硫酸、盐酸等酸性药剂。混凝是向污水添加混凝剂,使胶体和细微悬浮物凝聚成大颗粒,以便沉淀或气浮去除。常用混凝剂有硫酸铝、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,可降低污水浊度、色度和 COD 值,去除部分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。氧化还原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转化污水有害物质。常用氧化剂如氯气、二氧化氯等可氧化有机物等还原性物质;常用还原剂如铁粉、亚硫酸钠可还原重金属离子,如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后沉淀去除。
生物处理法利用微生物代谢分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,分为好氧和厌氧生物处理。好氧生物处理在有氧条件下,依靠好氧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。活性污泥法通过曝气使污水与微生物絮体(活性污泥)充分接触净化污水;生物膜法则是微生物附着在载体表面形成生物膜,分解流经污水中的有机物,常见形式有生物滤池、生物转盘、生物接触氧化池,处理效果稳定且耐冲击负荷。厌氧生物处理在无氧环境下,由厌氧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甲烷、二氧化碳等气体和无机物,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,具有能耗低、剩余污泥量少的优点,还能回收沼气。常见工艺有厌氧消化池、UASB(上流式厌氧污泥床)反应器、IC(内循环)反应器等。
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与组合
实际污水处理中,单一工艺很难达标,需根据污水水质、水量、处理目标及经济技术条件选择合适工艺组合。工业污水成分复杂、浓度高,通常先经物理或化学预处理,去除悬浮物、重金属离子和部分有机物,降低毒性后再进行生物处理;生活污水一般先经格栅、沉淀去除大颗粒悬浮物,再通过生物处理去除有机物和氮磷营养物,最后消毒杀菌。
西安污水处理工艺丰富多样,各有特点与适用范围。随着环保要求提升和技术发展,更多高效节能的处理工艺将不断涌现,助力生态环境保护。